《四十九日祭》将播 众主演灵魂重建再现历史
影视游讯 湖南卫视纪念12.13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的热血钜制抗日风暴《四十九日祭》,将于12月1日隆重开播。该剧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由张黎执导,汇聚张嘉译、宋佳、黄志忠、胡歌、张歆怡等实力演员,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灾难中的幸存者,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反抗的感人故事。为原汁原味地呈现小说深刻而悲悯的人文情怀,《四十九日祭》的剧本由严歌苓亲自操刀。剧中,幸存者无望而绝然的抗争犹如“困兽之斗”,对历史的个体化解读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意味更显浓重。
《四十九日祭》白描式手法再现灾难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接下来的6周内,有20万以上甚至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在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之后,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这是百度百科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注解。20万、30万、三分之一,这些庞大到令人晕眩的数字虽让灾难的沉重一览无余,却总是让人少了一些身临其境之感。那些陨落的生命淹没在冰冷的数字背后,有谁知道当死亡在逼近时,他们曾经历什么样的恐惧?
作为曾亲身经历纳粹迫害的犹太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70岁的时候才初次碰触这个题材。与《辛德勒的名单》宏大、煽情的风格不同,他的《钢琴师》将视角定格在灾难中的个体身上,这种冷静而克制的白描式手法在《四十九日祭》中得到了再现,日军屠城,藏身于圣马德伦教堂的众人如钢琴师一般,过上了阴沟老鼠般狼狈、慌乱的生活。为了生存,他们会为一个土豆、一口水而大打出手,这种“难看”的众生相真实得令人心悸,灾难的力量更显震撼。
超重量级班底“四十九日”灵魂“重建”
严歌苓、张黎、张嘉译、宋佳、黄志忠、胡歌,从台前到幕后,《四十九日祭》的班底都堪称顶级。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题材,豪华的班底不再是一种博收视的手段,在这里,他们承担了一种艰巨的社会责任——历史正在远去,他们的演绎让更多人重温历史、铭记伤痛。剧中,张嘉译由一个油嘴滑舌的“假神父”变成与日军同归于尽的英雄;宋佳从对个人小情爱的专注到牺牲自我、拯救他人;黄志忠为了女儿、不顾尊严当起了日本人的“走狗”;胡歌成了“孤家寡人”仍不放弃战斗……他们的个人魅力与角色魅力融为一体,在《四十九日祭》中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在中国传统中,四十九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死去的灵魂要在七七四十九天里彻底与人世断了关联,然后投胎转世、进入下一个轮回。《四十九日祭》里,幸存者们也在经历一场灵魂的重建:惨案的不断发生让原本自求多福的风尘女们与女学生共同进退,前后反差令人不由叹服人性的力量——而这就是《四十九日祭》对历史的别样解读。(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