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盐商历史 扬州盐商为朝廷贡献四分之一财政
影视游讯 《大清盐商》乾隆年间,扬州盐商为朝廷贡献了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而乾隆皇帝又秉承“永不加赋”的组训,不愿把战争带来的财政负担分担到百姓头上,于是,与盐商进行交易谈判成为皇帝的一门功课,而如何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打交道,也成为大商人们需要动用生存智慧去解决的难题,扬州盐务首总汪朝宗是如何处理那个时代“政商关系”的,成为该剧的最大看点。
《大清盐商》的主要塑造对象毫无疑问是汪朝宗,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传统成功男人,他寡言,言出必行,他识时务,所以是俊杰,他有理想,但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一个男人的豪放与隐忍,豁达与计算,等等矛盾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奇迹般地融为一体,丝毫看不到有分裂感。
张嘉译贡献出了他成名后最具形象与性格颠覆性的一个角色,在扮相上,他摆脱了以往谍战剧造就的“间谍相”,在性格上,汪朝宗要比他以往饰演的任何一个角色都要有深度与厚度,因为,汪朝宗非官,但却常用官场思维去考虑问题,非民,却要用悲悯眼光提看待民间疾苦,作为一个商人,他要承担起诸多非商务领域的考量,与各色人等进行周旋,塑造了忠诚与道义、赚钱与散财皆不误的男人形象。
汪朝宗更像是一个文人,一个把制度与人性体察到透透彻彻的文人,他的职业是商人,但如果单纯只用商人思维去维系关系、处理问题的话,恐怕要么被朝廷杀了头,要么被同行送进了监狱。所以乾隆皇帝才会说,天下人那么多,能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唯你汪朝宗一人,当然,皇帝这么说完全可以当作场面话,但能由一介草根上升到被皇帝如此重视的位置,足以说明汪朝宗是拥有政治智慧的。
与政治有染,但又能从政治中干净地脱身,这考验的不仅是汪朝宗的智商,更是一个商人的德行。中国自古就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能以从商的身份获得社会高度认同,是对一个商人最好的评价。观看《大清盐商》,会发觉汪朝宗在精神追求方面,是主动把一个大商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肩膀上的,他的故事,值得现代商人借鉴。
电视剧《大清盐商》故事讲得不急不缓,节奏从容,在主要角色塑造方面用笔很深,在配角方面有脸谱化的成分,比如对小盐商的刻画,就有烘托之嫌,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