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夜莺》每一个主题拍出来都是夹生饭
谁说《夜莺》是中国版《蝴蝶》来着?是看到《夜莺》也跟《蝴蝶》一样,有着一老头带着个小姑娘到山林构图的海报才这么认为的吗?还是因为《夜莺》的导演,也是《蝴蝶》的导演、法国人费力普·弥勒,所以才有这种错觉?
没错,是错觉,我一开始也以为费力普·弥勒闲着没事跑来中国,把自己2002年的“暖心”作品《蝴蝶》翻拍成一个名叫《夜莺》的中国版,但看完之后发现,《夜莺》其实更像《爸爸去哪儿》混搭《变形记》再混搭中国高级白领卖红酒广告片,几个不相契合的东西尴尬地嵌在一起,共同构成这部半中不洋的影像。
《夜莺》主题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朔好风光,所有村民热情好客又善良,这一主题的最大功用是吸引穷游一族以及对中国乡村充满幻想的外国友人前来旅游,为什么不?电影里展示的都是村民免费各种招待李保田和杨心仪饰演的在回老家途中一直在迷路的爷爷和孙女。主题二,比起洋气的北京豪宅,从头到尾手不离iPad的小姑娘其实会更喜欢在山洞过夜、在乡下爬树。主题三,是父子、夫妻之间长期积累下来的嫌隙,透过沟通就可以立刻解决,从此过上互谅互爱的幸福生活。
主题都没错都很真善美,但问题是,再怎么好的主题,拍电影也必须透过人物和故事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而不是不顾叙事赶任务似的将这些主题灌入其中,这样出来的效果必定跟夹生饭一个样。
《夜莺》的每一个主题,拍出来都是夹生饭,譬如李保田扮演的父亲志根和秦昊扮演的儿子崇义之间的故事线。开头交代4年前父亲带小孙女任幸逛花鸟市场,不小心让任幸走失,最后虽然有惊无险找回任幸,但崇义气得4年不跟父亲说话。当李小冉扮演的妻子倩影瞒着丈夫崇义,让公公独自带着任幸回乡下,崇义知道后的第一反应是气急败坏。然而,电影最后是崇义追回老家寻找父亲和女儿,当他知道父亲带任幸一路上是经历各种走失、迷路、露宿荒野、受伤被村民收留等情况下才最终回到家的后,反倒聊下童年就把4年来剑拔弩张的关系瞬间逆转为父慈子孝?
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崇义和倩影这对“精英夫妻”身上。电影里既没告诉观众他们为什么关系濒临破裂(反倒时不时展现李小冉扮演的倩影对志根很好,而且长得很漂亮),两人为啥走到要分手的地步,也没告诉我们为什么电影最后两人喝了一下红酒,看了一下女儿带回来的夜莺,就又和好恩爱起来了!
同样,任幸和爷爷志根的关系转变也是没有让人看到过程的,回老家途中,一开始任幸是连在大巴上都不想跟爷爷坐一起的,一迷路之后感情就突然变好了,湖南卫视的《变形记》展示富家小孩变纯朴的过程都比这有张力有可信度呢。
片中各种半中半洋的对白和情节设置也令人出戏,当你看到纯朴的乡下里一个连普通话都带着浓重乡音的男青年在跟志根聊他在法国波尔多留过学,他向往大海因为无边无际这类的文艺话题时,总有一种让人穿越的感觉。
《夜莺》所有的叙事和人物关系转变都是没有让人看到过程的,最终出来的效果很像一个形象宣传广告,也难怪这片会被选派去参加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逐了,虽然入围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 上一篇:电影《秘术》四主角现真容
- 下一篇:《一个人的武林》:因奇观而牺牲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