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杨澜访谈录专访 崔永元不做逃兵
都说人到中年,因为看的事,经历的事多了,就会变得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但是这一点用在崔永元身上却一点也不合适。明明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离开了中央电视台,在传媒大学做起老师的他,却变得更加的随性甚至任性起来。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他对某些人叫板,成为舆论风口浪尖中的人物。有人说他“个性”,有人说他“任性”。有人说他“张狂”,有人说他“狭义”。是什么让他频频拍案而起?又是什么让他倍感叹息?《杨澜访谈录》专访崔永元——我不做逃兵,北京卫视2月10日23:45播出,敬请收看!
崔永元选择拍案而起
崔永元认为,知识分子分三类,有拍案而起的,有洁身自好的,还有随波逐流的。他觉得从现在的网络上看,后两类很多,愿意拍案而起的少之又少。他坦言,自己不会选第三类,但第二类,尽管别人觉得可以选,但他不甘心。他说这种选择跟一个人从小受教育形成的态度有关系。他受教育的过程中,就老是有责任感,老是觉得这国家是我们的,这个社会是我们的,然后我们要爱这个民族,爱这个民族的文化。当被问到“连曾经亲切的小崔也开始以暴制暴,以粗还粗,会不会让大家觉得网络环境更没有希望了?”崔永元说他也反对暴戾之气,然而他不会因为害怕撕掉斯文的标签就任人欺负,该鞭挞的,他绝不犹豫。
普及公益慈善观念是当务之急
崔永元从事公益活动十多年,他认为,中国的慈善还很不专业,国人对于慈善的概念仍非常粗浅,比如很多人不认为他现在做的口述历史是一种公益慈善,相较于欧美国家对于口述历史的重视,这种观点已经是落后的。2014年12月,由《中国慈善家》杂志评出的“2014中国慈善名人榜”中,崔永元荣登榜首。在颁奖典礼上,崔永元就表示“我们投身公益慈善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最急迫的不是基金会干了什么,而是为大众普及公益慈善的观念,这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