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回应批评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总导演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2》是一个“温和的筐”,没想却迎来了诸多“不温和”的批评。
5月13日,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寻找小糖人》导演马利克-本德让劳尔去世,年仅36岁。微博上纪录片从业者们纷纷悼念,包括舆论风口浪尖上的《舌尖上的中国2》总导演陈晓卿。他“转发并共勉”了一句话:“所有的都不重要,如果我们讲了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这对于一个纪录片导演来说,也许是最能引人共鸣的一点,但也同样是这一点,引发了关于《舌尖上的中国2》最持久的关注和讨论。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根据美食去找故事,还是根据故事再找美食,抑或其他?大家的认知是很感性的,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评价常用的词是“刻意煽情” ,因为“《舌尖上的中国2》中由美食带出的情感故事并不自然”。由美食在片中所占的时长也可看出,《舌尖上的中国2》的某些集中,编导们更爱直接讲故事,美食更像是陪衬,而讲故事又沾染了当下家庭情感类电视栏目的一些坏毛病:刻意煽情。一旦让观众看出“煽”来,那么美食带来的感动就不那么浑然天成、水到渠成,打了折扣。由故事带出美食的另一结果就是,美食太过普通,无法挑动观众的味蕾,“舌尖上的中国”也就难以立住。
问总导演陈晓卿“怎么看《舌尖上的中国2》会受到这么多质疑”时,他表示确实很无奈:“完全没有想到《舌尖上的中国2》会有这么多质疑”。
《舌尖上的中国2》系列不只是在讲美食,还在说中国的人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历史传统。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第2章中讲到,“每部电影都是一部纪录片。即使是最荒诞怪异的故事片也带有孕育它的文化的痕迹,并表现出片中的演员与现实中人们的相似性。”因为中国人在漫长的有关美食历史绵延中的自然保护意识和人伦关系传统,这种裹挟着中国人的人情伦理具有着天然的合法性,广博无际,包罗万象,充满乡土情怀。老祖宗说的不可竭泽而渔、善待湖泊,择时而伐采、敬畏山海神;餐桌上讲的中国人要爱家、爱国、爱父兄、爱姊妹,胸怀民族大义、体味人情冷暖……这些“老祖宗哲学”几乎是中国大多数文艺创作者自然的表现对象,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成为重要且直接的记录主体。
而这种创作方式,甚至树立了中国纪录片新的叙事伦理,从上世纪80年代全知全能、俯瞰普罗众生的视角,欲图构建民族国家的叙事伦理,反映了精英知识分子的国家伦理的诉求,到90年代平时大众的内视角,再到《舌尖上的中国2》的一种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叙事伦理,通过讲述个体生命的感觉,叙述普通民众的生命存在的故事,接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延宕出父子情、母女情、父女情、兄弟情;彰显家乡美、亲情之美、家庭和谐之美。
《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季第一集在美食贯穿的线条中讲述了7个有关中国个体生命存在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头没有威严、宏大的国家形象,只有生存现实面前,有些艰辛的中国家庭和个体的生活故事。创作者大胆且直接地纪录了这种历史大潮下的一个典型的大山里的民族家庭,“《舌尖》是一个‘温和的筐’,有些东西不能说得太直白,我们就把它放进这个‘筐’里。”陈晓卿说,“我们拍的东西常常缺乏疼痛感,表现的更多是刷了绿漆、镶了金边的社会,而一批解剖社会、记录时代的独立纪录片,可能更接近我们本质的生活。”我们更愿意理解为创作者正视累积已久的中国城乡问题的勇气,并且冀望于中国政府已经开展的持续性努力。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吧,这个很正常。”尽管陈晓卿导演说,自己会根据观众“故事多,美食少”的看法,在后面几集播出时,“有所妥协”地予以调整。
对话导演陈晓卿:“我没想讲道理”
看片会说“真好看”,给了“错觉”
搜狐文化:之前想过《舌尖上的中国2》会受到这么多质疑吗?
陈晓卿:完全没有想到。
搜狐文化:此话怎讲?
陈晓卿:之前也举行过很多看片会,我之前在五个不同地方放映,观看的观众来自各行各业,有经济学家、农民兄弟、餐厅服务员、酒吧青年……他们看过之后都说“真好看”。这些东西给了我一个错觉。
搜狐文化:面对网友“故事太多,美食太少”的网友看法,片子会不会迁就他们而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