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歌曲第二季24小时极限创作环节
本周起,第二季《中国好歌曲》正式进入“主打之争”阶段。与第一季时的赛制不同,第二季中新增了24小时极限创作环节,学员将在“小黑屋”式的密闭空间中禁闭24小时,创作一首符合导师命题的全新原创歌曲,来获取通往“主打之争”的门票。2月13日刘欢组24小时限时极限创作的节目播出后,各方评论纷至沓来。对于这样一种史无前例的音乐真人秀模式,有人认为“够狠”:“对学员来说,不仅仅是创作能力和体力的挑战,心理素质佳者无疑胜算更大”“有种饥饿游戏的感觉,可以考出好的音乐人”。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无聊的音乐“高考”,谴责时间的限制也会限制艺术家的灵感:“音乐一定是由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东西,而不是关在黑屋子里憋出来的!”
在“好歌曲”导师,同时也是节目发起人的刘欢看来,“24小时极限创作”更像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冒险:“怎么下手都不知道,就是先把这个事首肯下来。”现在,这一场原创音乐的“饥饿游戏”,才刚刚迎来它的检验。
刘欢:我们为什么要进行24小时创作
早在节目播出两周前,在录制现场担任“好歌曲”媒体评审的乐评人卢世伟就曾发出质疑,“24小时极限创作”中学员呈上的作品,大部分与他们之前经过长期打磨的盲选作品之间形成了比较大的落差:“创作本来应该是一个自由创作的过程,在命题性创作之下,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交出很好的作品,现在我们这个节目重点是要推中国好歌曲,我们希望听到更多好的作品出来。”
《中国好歌曲》导师兼发起人刘欢承认,一个在一天之内写出来的作品跟一首反复打磨的作品是不能比的,但“限时创作”的考核形式却是这档节目的必经之路。在第一季《中国好歌曲》时,节目组曾采用同一首歌重新编曲、再次演绎的方式,来起到“推歌”的效果,但刘欢发现他们的努力似乎有点“跑偏”:“节目变成中国好编曲了。”他观察网络上的评论,发现大家看完节目后,都把关注点放在了编曲方式、乐队配器上:“其实我们不希望这样,我们希望大家把目光聚焦在作品本身。”于是,在第二季节目筹备时,刘欢向节目组坚持采取“限时创作”的方式考核,放大一首歌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从而加强节目“推歌”的属性。
在节目组准备的密闭创作空间里,只有最简单的设备,吉他、键盘、录音笔,40台高清摄像机无死角跟踪记录,在“24小时限时创作”这一环节中,《中国好歌曲》完全演变成了一档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也在刘欢的预想之内:“从进到这个房子里,从第一个音符、第一个和弦、第一句歌词一直到最后呈现出来,我们想让我们观众朋友们了解一个音乐是怎么诞生的,这些人付出的艰辛和他们付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