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歌曲第二季24小时极限创作环节(2)
“限时”加“命题”——原创音乐的八股考试?
在“24小时限时创作”环节,除了“限时”,对创作题材的命题规定也让很多观众不满,有网友评论:“没想到中国音乐唱作最后竟然是靠应试教育来评判的。”“主打之争”录制前的现场发布会上,有记者询问刘欢:“创作是一个等待灵感的过程,创作人们在这24小时中没有等到他的灵感,可能就会错过一首好歌,考虑到这样的风险吗?”刘欢回应道:“24小时你还差一个小时,48小时你还差一个小时,给你一个月,你还要一个月再零一个小时灵感才出来,这个事我们就做不成了。”事实上,在筹备“24小时限时创作”前,刘欢曾询问组内学员对于“限时命题创作”的看法,所有的学员都向他表示自己有信心迎接这个刺激的挑战。得到学员的肯定后,刘欢和导演组才把赛制确定下来。
周华健以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验比喻“限时创作”的可行性:“一个小时考试写一个作文,前45分钟你都想东想西的,最后15分钟写完了。”在发布会现场,他的话让所有人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我们五个都有这种经验,一首歌约好一个月,通常到第28天的时候接到催我们的电话才开始写,真正组织起来通常也就几个小时,这个经验足以让我们大胆去构建这个(赛制)。”
事实上,在专业音乐院校的作曲系中,往往也是以限时创作作为考核学生水准的方式,而且它限定的时间更短,可能只有三个小时左右。乐评人邓柯认为优秀的音乐创作一定是能在某些元素的局限中完成的,时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公司签下歌手,一年只能写一首好歌,那不就亏了吗。”
限时创作给“好歌曲”学员们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最后一个交卷的嘻哈唱作人那吾可热写了500多字的歌词,不断逼近的截止时间让他一度几近崩溃。已经在音乐圈闯荡多年的马条也感慨良多:“真的是真刀真枪的凭实力,你行就往前走,不行就滚蛋,特别残酷。”同时,他也认可考核对唱作人真实水准的检测作用:“(最后)把所有作品拿出来比较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有差距的,这个真是让我受益匪浅。”